2022年值得關注的七大技術趨勢
科技的應用和發展日新月異,創新技術穩步推進,所取得的成果為企業、個人和社會帶來福祉。
年初,我們談到了騰訊生態內值得關注的五項重要創新。本月,我們的專家團隊將為您介紹2022年或將影響世界和人們生活的七大國際技術趨勢。
1. 云原生
容器、服務網格、微服務、聲明式API……云計算術語總是晦澀難懂!幸好,我們不需要了解云原生架構的術語,就能明白其對業務的好處。
借助云計算,企業能夠在現代化和瞬息萬變的環境中構建和運行可延伸的應用程序。它用分布式云解決方案取代了舊式服務器,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靈活性。
云原生還為初創公司提供了更低的市場門檻,并提高效率,助力實現大數據處理。效率提升對于促進下一代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動駕駛汽車、分析和科學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量子計算NISQ時期仍將持續
2021年是量子計算備受矚目的一年。該領域的初創公司獲得逾17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而量子計算機的規模和速度也迅速增長。
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的基本信息單位,量子比特越多則可以處理越大的信息量。目前,量子計算機所操縱的量子比特量已突破三位數。而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大多采用32位處理器。量子計算機的處理速度遠遠超過任何筆記本電腦。
量子計算目前正處于含噪聲中等規模量子(NISQ)時代。產業界均在努力增加量子比特數量,提升單個量子比特的質量。
科學家們對未來的各種可能充滿期待、興奮不已,積極尋求糾錯的突破。一旦成功,我們有望看到量子計算在金融、物流、航空、人工智能、化工、制藥和其他領域的大規模應用。
3. 人工智能投入使用
人工智能已經在醫院和養老院等不同場景中展現出自身價值,并在幫助如聽障人士等弱勢群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仍面臨技術瓶頸,例如針對醫院場景訓練的人工智能模型難以應用于其他領域。現在科學家和工程師正致力于創造通用人工智能,使人工智能得以用于多個領域。
這樣做益處顯著。大模型通常是在無標注的大數據集上,采用自我監督學習的方法進行訓練。經訓練、微調或采用少量數據進行二次訓練后,人工智能可以滿足新的應用場景的需要,用于包括工業用途等多種場景。
隨著各國加快完善人工智能相關的法律法規、倫理規范,人工智能將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4. 擴展現實技術日益成熟
擴展現實(XR)產業加速成熟,各大公司正加大對XR相關硬件的投入。XR技術讓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XR包括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其中VR技術最為成熟,用戶最多。我們有望看到超短焦技術路線取得飛躍式發展,Micro-OLED用于加強顯示效果,更小巧的戒指類控制器和更輕便的耳機助力提升舒適度。
VR不僅僅應用于游戲,還將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娛樂、旅游、教育和房地產等行業。AR正在迎頭追趕,在計算能力、電池壽命、實時環境識別以及虛擬和現實交互等方面取得了進展。
5. 數字孿生技術協助理解物理實體
隨著產品越來越多樣化,數字孿生變得至關重要。數字孿生是電腦生成的模型,是我們理解和優化物理實體的中間件。
這些模型使我們可以進行模擬仿真,并收集物理實體的有用信息,所有一切只需電腦即可完成。數字孿生技術成本效益高、安全性好,且有助于我們理解和優化物理實體的運行。
借助創新,數字孿生技術將應用于從街道規劃到醫療設備等各個領域。通過結合運用3D建模、人工智能、云渲染、AR和VR等一系列技術,我們對物質世界的認知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6. 復雜任務服務機器人深入家庭生活
機器人已經被用于成熟的工業和商業環境,比如工廠和實驗室。在家里,我們用它們來執行聲控命令,比如通過智能揚聲器播放我們喜歡的歌曲。
由于居家環境是典型的非標場景,機器人在處理家務時往往會遇到不少挑戰。然而,多模態融合感知技術迭代拉近了機器人與日常生活的距離。過程中融匯了人機交互所需的各種元素,包括語音、書寫、手勢和眼部信號。
再加上觸覺傳感技術的進步,機器人能夠感知和處理不規則和易損物體,可執行復雜任務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有望早日進入家庭生活。
7. 能源互聯網助力碳中和
130多個國家承諾在2060年實現零排放,而能源互聯網(IoE)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關鍵所在。風能和太陽能等更加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將取代高污染的化石燃料。
但要實現碳中和,還需要提高能源行業的效能。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其他數字工具的發展可以協助提升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效能。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有助改善農業等部門的水資源利用,最終可以節省大量的能源和水資源。
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曾在演講中詮釋了相關理念與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