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騰訊人聊聊碳中和

今年2月,騰訊宣布其計劃不晚于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面碳中和以及100%綠色電力。
隨著公司將可持續發展視為運營的重中之重,本期騰訊視角回顧總結了多名直接參與碳中和項目的騰訊人對碳中和的看法,以及碳中和緣何成為公司的戰略目標之一。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第一次談到碳中和是在2020年員工大會,彼時他曾提到新冠疫情的到來讓他更加關注人與大自然的關系,也讓他意識到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要更加關注企業和環境、氣候、大自然的關系。他認為,“作為科技企業,騰訊也應該盡快考慮我們的規劃和承諾。”
作為公司高管之一,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David Wallerstein)一直堅持將應對環境挑戰的信念融入企業發展戰略。
“我看到人類為了生存而開展的活動影響地球生態,讓地球生態系統面臨諸多挑戰,”網大為說,“我們現在研究FEW(食物、能源和水)、碳排放這些問題,就像當年剛接觸互聯網一樣,不知道怎么做。但假以時日,情況就會改變。”
主導碳中和相關戰略的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璟驊則認為,“碳中和絕非是一個獨立進程”。他在今年2月的一次中指出,騰訊不僅要實現自身的碳中和,也要成為推進低碳轉型的“連接器”,促進向低碳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
騰訊碳中和戰略高級顧問翟永平幾乎一輩子都在做與碳中和相關的工作,他提出“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跨部門協作不可或缺”。年過半百的他如今每天堅持步行上下班,一天超過兩萬步。“在這個年齡,能夠發揮自己一輩子的積累,通過騰訊為社會做一點貢獻,我是非常非常興奮的。”(閱讀翟永平訪談 - 科技如何解決能源問題的三重挑戰)
作為騰訊智慧工業與服務業負責人,李強堅信,數字科技將會無處不在,在企業推動雙碳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多年來,李強帶領團隊專注輸出騰訊的數字技術,為產業尋找雙碳最佳路徑。
碳中和實驗室負責人許浩認為,目前我們在碳中和方面的努力都是在給未來鋪路,盡管這一代先行者未必能立竿見影地看到成果。
他打了個比方,“如果你今天種一棵樺樹,就是給孩子種;如果種一棵松樹,就是給孫輩種。等到松樹能砍的時候,種樹人已經不在了,但留下的成果對我們的子孫后代非常重要。”(閱讀了解許浩對公司碳中和承諾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