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技術領域耕耘18年,技術專家分享成長心得
谷沉沉是騰訊的一位技術專家,她在視頻技術領域一扎就是18年。
作為技術專家,她希望通過技術分享和經驗傳承,幫助年輕人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專注每天學習新知識”
Q:從2007年加入騰訊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到現在已經15年了,這期間你曾經動搖過嗎?
A:研究生畢業后來到騰訊,我一直專注于視頻圖像實用技術研發,曾參與QQ、騰訊視頻等產品的視頻技術研發,目前主要負責微信視頻通話、視頻號和朋友圈等各類涉及圖片和視頻業務的視頻圖像技術研發。在“視頻技術”這件事上,我從來沒有動搖過。
我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也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去深耕,專注每天從工作中學習新知識。
Q:從校招生成長為技術專家,你覺得自己是努力型選手還是天賦型選手呢?
A:我覺得只有努力到一定程度,才能談天賦。視頻圖像技術是一個拼深度的領域,需要很長時間的知識和經驗積累,到后面才能取得一定的技術成果。很多看似天賦的東西,其實也是長期努力的結果。
Q: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你如何在深耕的同時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呢?
A:我一直堅信的一件事是,獲取成果的前提是腳踏實地。技術突破的靈感不是從天而降的。它們來自于長期的研發積累和日復一日親測相關產品功能。
我們曾取得的一個突破性創新技術研究成果——“混合分辨率視頻編解碼技術”,就是在日常的體驗中獲得啟發的。傳統的視頻編碼都是按固定分辨率進行編碼,所以我們發現像波光粼粼的湖面、燈光閃爍的舞臺等畫面,容易出現塊效應等質量問題。
我們研究出了一個新的技術,可以根據帶寬,對不同的場景內容實時地決策使用合適的分辨率進行編碼,使靜止場景更清晰,運動和紋理復雜的場景壓縮失真更小。據我所知我們是國際上率先將這項技術做到在實時通話業務中落地應用的。
Q:在日常工作中,你會感受到壓力嗎?
A:我們的壓力主要來自海量用戶及其多元化需求。微信的用戶群體非常龐大,設備和網絡存在巨大差異,不同用戶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我們做的都是面向海量用戶的業務,我們寫的代碼每天要被執行多達數十億甚至上百億次,一項技術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壞例,影響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在研發新技術不斷提升業務體驗的同時,也特別注意技術的魯棒性。
“關鍵在于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Q:你覺得一個人的性格對工作影響大嗎?
A:我覺得性格對工作影響不大,因為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我本身是一個很內向的人,跟不太熟悉的人說話都會緊張。但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不僅日常工作需要跟不同角色的同學溝通交流,有時候還要對外合作交流、進行技術分享,所以我下決心必須要補上這塊短板。我通過練習,以及向我周圍的人學習來進行改善。所以,關鍵是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而非你的性格。
Q:那么你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A:雖然工作了很多年,但是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在學校剛從事視頻編碼研究時一位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做人,做事,做學問。我每天也提醒自己,要保持正直、對工作抱有責任心和好奇心。
“讓技術與人共同進步”
Q:你希望帶領你的團隊繼續取得什么樣的成就呢?
A:其實在我們團隊做技術,從來都不是為了展示我們的技術本身有多牛,我們的目的是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因此我們一直聚焦在對用戶真正有幫助的技術研發上。我們的技術在經歷業務的考驗中不斷打磨,才能變成真正優秀的技術。
我們希望能產出更多不可替代的獨創性關鍵技術,這會是我們產品業務的核心技術競爭力,而我們的技術積累也能夠幫助我們做出下一代的視頻圖像類產品。
Q:你會如何帶領團隊為下一代視頻圖像類產品做好技術上的準備呢?
A:我們在研發技術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進而又能研發出更好的技術來服務下一代視頻圖像類產品。我的目標是準確把握技術研究的方向,在探索中盡量減少試錯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要給團隊同學足夠的發揮空間,讓團隊中具有不同特長的同學都能夠發揮他們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