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女孩用微信協助土耳其震后救援
2月6日,土耳其發生了一場毫無預兆的大地震,一名來自中國貴州的女生成為地震救援溝通的重要骨干,協助中國救援隊在震區更好地開展工作。
今年31歲的郭國英是一名外語培訓講師。她發起組建了一個微信群,震后短短幾天就招募了100多名會講多國語言的志愿者。許多志愿者都愿意放下手頭的工作,前往地震災區參與救援。他們希望能和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一道,為身處險境中的土耳其民眾帶去力所能及的幫助。
彼時,中國救援隊正面臨一個大問題:語言。郭國英群里的志愿者便以己所長,幫助救援隊伍。在郭國英的協調下,志愿者們都做好準備,時刻待命。微信內置的翻譯功能更是雪中送炭,在便捷溝通上幫了大忙。
郭國英招募志愿者加入協助救援。(圖片提供者:郭國英)
這一切都始于一段對話。地震發生不久,郭國英在微信上被一位朋友問到是否認識可以在土耳其提供翻譯幫助的人。郭國英從事語言培訓工作,與國際學生和外國人有較多聯系,她聽到這個消息后就迅速行動起來。
“關心和幫助他人是人類的天性,” 郭國英說。“我認為自己是一個世界公民。我曾經在國外學習,到過很多國家。我的許多朋友和微信聯系人都來自不同的文化和地區,他們都熱衷于幫助別人。”
她在微信上招募中文、英文和土耳其語流利的志愿者。開始時只有幾個人,但人數很快愈來愈多。到目前為止,超過40名翻譯志愿者已經為15個救援隊或援助團體提供了支持。
他們為救援隊提供了關鍵的翻譯服務,幫助他們與土耳其官方和當地人溝通,并引導他們穿過震區的街道和瓦礫。
來自中國的志愿者們和救援團隊。(圖片提供者:郭國英)
郭國英花了很長時間協調翻譯工作,管理志愿者,為他們與救援隊牽線搭橋,并跟進他們的行動,確保每個人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幫助救援隊在災區復雜的地形上開展救援工作。
自土耳其發生地震以來,她幾乎一直在線。“我必須24小時待命,因為節省一分鐘可能可以挽救一條生命,”她說。
郭國英列出了志愿者的名單,并將他們與救援隊相匹配。(圖片提供者:郭國英)
像郭國英一樣的志愿者有很多。位于伊斯坦布爾的思思是郭國英在土耳其的主要聯絡人。思思與當地組織和救災團體合作,確定需求后會將中國救援隊帶到正確的地點,并協助他們溝通。
前往參與救援的青島紅十字會團隊由23名成員組成,當他們離開中國前往伊斯坦布爾時,他們首先向郭國英提出后勤和翻譯需求。郭國英用微信分享了這一需求,并立即得到了土耳其志愿者們的響應。
來自各行各業的人都挺身而出,奉獻他們的時間、資源和專業知識,協助救援和恢復工作。在郭國英的微信群中,有一個19歲的土耳其學生志愿者坐了五個小時的巴士為救援隊送去電話卡,以便他們能夠及時找到受災民眾并提供幫助。
在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來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們走到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