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如何照護失能老人
在中國,托養行業的護理人員大多是50歲以上的女性,在協助移動病人時往往很吃力,特別是當她們將患者從床上搬運到輪椅上時,老人和護工自己都可能有受傷風險。
這種情況折射出了一個較普遍的社會挑戰:全球老年人口正在增加,預計到2050年,超過20%的人口將超過60歲,因此,人們迫切需要高效和安全的護理解決方案。
不止經濟實惠的扶抱設備
騰訊銀發科技實驗室希望能夠利用科技提高老年人養護水平。實驗室旨在打造一款經濟、易用的輔助移動設備,同時安全性和耐用性也要表現出色。為此,銀發科技實驗室與設備制造商展開研發合作。
最終,他們運用兼具實力與成本優勢的機器人技術,聯合打造出了這款設備——“輔抱式移位機 ”,為需要無障礙移動的人們帶去便利。這些設備融合了諸多無障礙設計功能,并接入多樣化的微信生態,因此其提供的不僅是輔抱搬運功能,而且是打通養老模式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智能連接和設計益于各方
對于老年人:
- 提升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跌倒和受傷的風險
- 增加獨立性:讓老年人重享活動自由
- 個性化舒適度:可定制的抱起力度和移動設置,可通過小程序輕松調整,以適應個人偏好
- 健康監測:跟蹤心率和體重等重要生命體征
對于護理人員:
- 減輕體能負荷:優化的抱起流程使得移動病人更輕松、更省力
- 連通性增強,護理更高效:可查看健康指標,簡化日常護理和監測工作。可查看設備使用情況的實時數據
對于家庭成員:
- 定制護理計劃: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為長輩定制個性化服務
- 提高護理參與度:將為家庭成員提供便捷方式,使其能夠積極參與遠程健康管理,確保親人的安全和舒適
重拾希望和尊嚴
移位機的產品負責人高杰表示,“輔抱移位機”有望幫助病人和護理人員重拾希望以及尊嚴。未來,它將使老年患者居家養老或重返家中變得更加容易,因為像將人從床搬運到浴室這樣的工作只要一個人便可完成。“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為有需要的人們提供一線希望”高杰說道。
托養中心的許先生曾嘗試過許多輔助移動產品,但他發現能滿足老年人真正需求的產品少之又少。他想要尋找一款同時具備“尺寸合適、易于操作、適用場景廣泛”等特點的輔抱裝置,卻常常踏破鐵鞋無覓處。“輔抱移位機”終于讓他得償所愿。
向著更好的樂齡康養前行
解決老齡化人口的需求任重道遠。它不僅僅關乎技術,更關乎生活質量的提高。目前,“輔抱移位機”僅供托養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使用,但隨著產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更多家庭將有望借助它在家中照護自己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