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學習:視障兒童學習AI編程
數字素養對于人們參與數字經濟和社會至關重要。掌握AI和編程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人們可以創造和把握更多機遇,擺脫貧困或不利處境。然而,世界各地的教育機會并不平等,客觀上造成一些人處于弱勢。
這其中就包括視力障礙兒童。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1900萬16歲以下的兒童患有視力障礙。傳統教育資源往往無法滿足這些兒童的需求,導致他們的學習發展落后他人。教育被視為一項基本人權,因此,面向所有人的無障礙學習解決方案必不可少。
開發無障礙AI編程模塊
針對這一問題,騰訊正在探索解決辦法。2023年,我們推出了“AI編程第一課”,旨在幫助青少年培養創科能力,開啟未來之門。該項目已走進中國1600所小學,為20多萬名學生提供AI啟蒙,向他們傳授AI和編程的基礎知識。
隨著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公司于2024年初推出了專為視障學生開發的“AI編程第一課”(無障礙版本)。經過與視障群體代表和教育專家的密切溝通與探討,騰訊團隊精心制作了這個無障礙版本,旨在滿足視力障礙的青少年學習者的獨特需求。
講師通過創新性“玩中學”的方式,運用聲音、觸覺、視覺等多種感官,讓學生在一小時的學習實踐中認識AI和編程。課程中,學生可以全程跟隨語音指令,透過旁白解說暢想和“看見”真實生動的場景,利用觸覺教具感知物理背景。這種多感官環境為學生們量身定制出一個不依賴視覺的沉浸式感官體驗世界。
借助自適應模塊,視障學生能夠有效地與技術互動,并利用技術為自己服務。通過學習AI和編程的一些基礎知識,他們可以在數字世界自在遨游,不斷創新。
沈廣榮是一名盲人工程師,也是騰訊的一位講師,他參與了“AI編程第一課”無障礙版的開發。在談到這個項目時,他表示:“世界變化很快。學習AI和編程知識,我們就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這類項目可以為所有學生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鼓勵解決問題的賦能計劃
迄今為止,項目結果令人鼓舞。在體驗過后,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提高了84%。除了學習AI和編程知識,學生們還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技能和在數字世界中自在遨游的基礎知識。
從廣州和北京的試點項目開始,我們計劃將“AI編程第一課”無障礙版推廣到全國100多所盲人學校。這遠不止擴大規模這么簡單,而是要重新思考教育,確保所有孩子都能獲得切實的就業機會,不論他們的身體條件如何。
增加就業機會
以往視障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選擇非常有限。騰訊的AI編程項目旨在幫助他們打破固有認知,向視障學生和世界展示科技及相關領域令人興奮的職業機會。
在談到該項目是否能夠改善學生的就業前景時,沈廣榮樂觀地表示:“和大家一樣,我們也在追求著更美好的生活。未來,希望我們能夠利用AI實現自己的夢想。”